山阳县板岩镇,位于山阳县西南部马滩河中游,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金钱河支流,流域面积110平方公里。辖12个村2个社区, 10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万人,干部63名(其中包括镇属干部),水保站人员4人,已并入农村综合服务站。7月12日,分公司领导深入到板岩镇进行调研, 目前该镇农村饮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水源开发困难,群众缺水吃。许多群众现在仍存在无水吃、饮水不能正常保障的现象很普遍,尤其是一到旱季群众生产生活更是缺水; 2、目前群众吃水多采用自引水源,自打水源井,水质相对较差,群众供水理念缺乏,认为只要有水源能引流入户就是自来水; 3、供水体制存在弊端,引水管网施工成本高,资金严重短缺,部分管网商家低价买高价卖,施工质量差,建成后的供水设施缺乏维修资金。4、水费收缴制度不健全,群众节水供水市场意识不强。5、农村用水处于无限浪费、无偿用水、无人管理的“三无”状态,建后没有建立管理长效机制。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推进镇村供水一体化进程,使群众有水吃,吃放心水,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健全水务管理长效机制,制定供水运营方案。要解决村镇供水一体化改革问题, 使水源管理、水利建设和水务运营协调发展, 就要建立水务运行管理长效机制。首先,要学习借鉴县供水公司运营管理机制,加强镇村供水站工作业务重组, 建立起新的工作机制。其次,改革当前水务管理制度弊端,完善镇村居民用水饮水管理制度,按照镇村供水一体化建设,规范管理,通过完善管理,把管护责任落实到位。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饮用水安全意识。 针对许多居民联合自找水源、 自打水源井的现象,要组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的自来水饮用安全意识,科学普及自来水知识, 使居民逐步接受集中供水,提高健康幸福指数,促进脱贫致富, 使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 。
三、增加资金投入,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要解决吃水困难,没水吃的问题,首先要增加农村饮水工程资金投入,在各个镇集中建水源,长藤结瓜,建供水点、水厂,埋设输配水管网,对全体用户实施集中供水,使大部分居民可以吃到安全、放心的自来水。针对旱季没水吃的问题,应增加资金投入,建设小型蓄水池,使雨季丰沛时的水量得以储备,推行开源节流。 要建立水质检测站、点,提高水质检测能力,满足设施覆盖范围内用户用上安全放心水。
四、建立完善的水费收缴制度,杜绝浪费。制定公平合理的水费收缴标准,根据用水淡、旺季的实际,合理调控水价, 充分考虑价格平衡和群众承受能力。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投入成本,另一方面引导群众节约用水。要落实专人收缴水费,改变水费无人收、供水服务质量差的现状, 让群众从内心接受水费收缴,重视发展镇村水资源市场。
实现村镇供水一体化改革, 发展智慧水务, 是促进村镇建设和村镇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水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血脉, 是村镇综合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依存。因此,切实改善目前镇村居民饮用水不充分、不达标的现状,努力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是各级部门和镇村干部、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
编辑:杨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