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2日,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世界震惊。他笔下的《老人与海》更是一部历时一个世纪的巨作,告诉了我们人生哲学中的诸多道理。
《老人与海》这本书主要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古巴老渔夫桑地亚哥,八十四天出海却一无所获,无视人们的嘲笑他毅然坚持孤独而又顽强地迎来了第八十五天的黎明。终于,在这一天他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大马林鱼将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两天两夜,最后大马林鱼因筋疲力尽而被他杀死。然而却又因为浓郁的血腥味儿引来了鲨鱼,老人又与鲨鱼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最终回港时,老人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也许,书中的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他开始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最终他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能带着鱼骨上岸。可他无论是面对人们的嘲讽、汹涌的大海、巨大无比的大马林鱼还是凶狠的鲨鱼,老人始终没有妥协,无论什么困难都无法摧毁他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意志。
合上这本书,我的内心深有感触。海明威塑造的老人英勇无畏,但是为什么没有让老人获得最终的胜利呢?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它可以屡次遭受打击,却从未放弃寻找希望。这就是《老人与海》想要揭示的人生哲理吧!
人生有时候就如同一片汪洋,很宽但也很危险。它可以把你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领略浩淼的风波,也会瞬间让你跌入海底看不到一丝光明。我们会为了保留这一丝的风光努力向浪尖奔去,用满腔的热血化作愤怒的海洋。所以,在遭受挫折的时候要学会拾起勇气。失败的真正意义是在失去勇气之后又失去生活的希望、失去自己的人生梦想。
在《老人与海》隔着三千里重洋给予我们关于人生与命运的启迪之后,我们自然也联想到了古往今来的种种人物事迹。
楚汉相争,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以为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后世被人们誉为英雄,但他的行为又何尝不是一种不敢直面人生的挫折行为呢?如果他有勇气承担一切也许历史将被改写,学学桑地亚哥大不了重头再来。就在前天,一条娱乐圈新闻再次刷爆百度点击量。一位最近蹿红的娱乐圈新秀在家自杀身亡,我本身对他的关注并不多,不知道他年仅二十八岁的人生里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让他抑郁到结束自己的生命。对,就是“抑郁”这个词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有太多无论是圈内还是圈外的年轻人因为抑郁自杀。内心还是受到很大的冲击,我不了解抑郁到底意味着什么但至少不单单代表了死亡,因为我不愿意去相信一个人连死亡都不惧怕还能失去活着的勇气,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惋惜和反思。
史记作者司马迁,身残志坚。在他遭受到被施以宫刑的残酷刑罚之后,依然正确的面对挫折,用自己的勇气编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张海迪,五岁患脊髓病,高位截瘫。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课程,给乡村孩子当教书先生,自学针灸医术,还自学多门外语,甚至当做无线电修理工。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信心。
他们的经历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桑地亚哥何其相似,又是如此的不同。英雄不只是追求胜利,再是在于他们面对残暴命运时所选择的姿态,他们不去抗争的命运里那浓重的悲剧气味。我想,即便人生是一片时而汹涌,时而平静的海洋,我们也要在风浪里感受坚毅和激昂。毛主席曾经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碰到挫折时,应该要勇敢面对,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我们有了这种奋不顾身、不怕困难的勇气,就有了征服困难的精神力量。正如歌德所说的:“你若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去了。”我们不能因为没了月亮而哭泣,因为那样就有可能错过星星,所以不要惧怕,不要退缩,更不要哭泣,我们要用强势的姿态将挫折踩在脚下来迎接崭新的明天。(商南供水公司)
编辑:杨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