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韩城薛峰水库管理处组织职工40余人走出韩城,前往陕西水利博物馆、泾阳县泾惠渠首以及陕西省交口抽渭管理局参观学习灌区先进管理经验。
在陕西水利博物馆(李仪祉纪念馆),通过参观水文化大道区、文化广场、纪念馆区、拜谒李仪祉陵墓,了解了秦人治水的悠久历史、丰富的治水经验和陕西近现代水利取得的突出成就。尤其在近现代水利展区,著名水利学家李仪祉兴建“关中八惠”等水利工程的事迹感人至深,他“做大事不做大官,求实际不图虚名”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感受颇多。
出水利博物馆徒步五公里,大家来到了泾阳县西北33公里处泾河上游张家山村泾惠渠渠首。途中短短五公里的河道中,纵横交错的古渠道讲述着秦以来2200多年的引泾灌溉史,秀美的风光衍生出不少像“泾河龙王”这样奇幻的神话故事,民间流传至今的门神(尉迟恭与秦叔宝)便由此而来。而眼前的泾惠渠首枢纽工程,在建国后经多次加固和扩建,愈发显得壮美而雄伟,展现出现代水利工程的杰出成就。
下午,大家来到了历史上称作“东方红灌区”的陕西省交口抽渭管理局。在田市抽水站和固市抽水站,一组组大装机容量的抽水泵,向大家展示了这个灌溉西安、渭南两市的六个县(区)126.6万亩农田,成功抵御干旱对农业生产威胁,年均渠首引水2.29亿立方米,灌地221.50万亩次以上的大型多级抽水灌溉工程的风采。
在固市抽水站召开的座谈会上,双方介绍各自灌区情况,大家通过观看PPT、现场讲解、记录、座谈等方式答疑解惑,交流探讨,汲取先进的灌溉管理经验,增进了友谊。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了解了中国历代水利发展史,感受了“仪祉风范”,领略了泾惠渠的历史渊源和渠首的雄伟壮观,学习了先进的灌溉管理经验,增长了见识,增强了水利工作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提升了创业干事的热情。
编辑:杨美凤 责任编辑:刘江 核稿:汤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