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官网
加入收藏
信访邮箱
微信关注
首页
企业概况
集团简介
组织架构
直属单位
发展规划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党的建设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文化
集团要闻
媒体聚焦
视频新闻
基层动态
通知公告
党的建设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行业资讯
漂 泊
来源:郭效连
发布时间:2018-04-08
浏览量:1367
周六清早起床,突然迷迷糊糊地四下张望,心里在问:“我在哪里,这是哪里?”接着就醍醐灌顶般的自己回答:“我在家里,这是我家”。可能一般人根本没有这种境遇,但是,总在搬家或者总是奔波的人肯定会有同感——这是漂泊在外落下的后遗症。
说起来,好像“漂泊”二字有些言重了,但又的确没有词语可以比“漂泊”更恰当来形容那七年的时光了!
那七年,我记忆最清晰得画面是早上挤公交前等公交时,我会一边活动脖颈一边用眼睛扫射四周的高楼大厦,还要用余光关注公交车是否到来,脚下还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站立的位置,包括转换身体让其保持一种运动趋势——为即将进行的挤公交活动创造最佳铺垫(这种感受只有那些挤公交的工薪阶层才深有感触!)。晚上下班时间,早上的“表演”重现,不同的是四周的高楼大厦已经灯火辉煌,早高峰变成了晚高峰!但不变的始终是我的心境,我会依然周而复始地进行着早上的“表演”,更要念叨着早上、晚上心里都装着的一句话——感慨很深的一句话,那就是“西安那么大,却没有我的家!”(这些行为、语言已经是我站到公交站台上唯一的条件反射了!现在我在老家,公交不是那么挤,甚至有时候都可以称为“私家专车”,但我站在公交站台上,仍然喜欢抬头看站台正对面的楼房,却常常想起漂泊岁月中的各种回忆)。
是啊,西安那么大,却没有我的家。我每天回去安身的地方只是一个房子,那怎么可以称之为家呢?
2009年12月,因为工作的调整,我来西安工作了。大多数人一听说,会很自然的祝福我到省城了,可是我其实是一个特别恋家的主,我真的不喜欢大城市的喧嚣、拥挤、还有人和人之间的理智型冷漠......后来,领导发现我的情绪好像比较失落,就关心和询问我,甚至投出一枚重饵——单位可以帮助我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就是说,我的孩子可以从小地方到大西安来上学。我其实并没有对这个好消息抱有多大的希望或者表现出多么的欢愉。我不敢肯定孩子是不是喜欢来西安上学,即使孩子喜欢也要考试,我不知道她能否考上,而参考机会是单位唯一可以帮到的范畴。
好在孩子喜欢西安,那也是因为妈妈一周五天在西安;好在孩子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那所单位介绍的学校,争气的丫头参加两所学校的校考,均是第一。
于是,我的漂泊生活中,又多了一个小伙伴儿,我甚至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于是,因为孩子,我必须收起我的负面情绪,每天扮演着一个具备“在大西安混迹、拥有各种江湖攻略”的长者,各种不爽都用乐观的态度调侃而过,尽量不让孩子有进入大都市的不安全感;于是即使是漂泊,我也要好好的计划一下我们的漂泊生活。
自此,我们真正的漂泊生活开始了。
那一年是2010年。(未完待续)
编辑:马一乐 责任编辑:杨美凤 审核:张恩颐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卜算子·新征程
下一篇:
《西江月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