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每年的三月三耳旁都会响起这首熟悉的歌谣,童年那段有关风筝的快乐时光便浮现脑海。
儿时的我体弱,父亲总会在三月三用粗笨的双手糊一只纸风筝让放飞,寓意着健康成长。他微笑着交叉两根削薄的长竹签,搭成十字型,作风筝骨,然后糊上方方正正的牛皮纸,裁剩的牛皮纸条做风筝漂亮的尾巴。尾巴可以一条也可以两条,我比较喜欢两条尾巴的,平衡性好,飞在天空像极了我奔跑时的两条马尾辫。
带着父亲做好的风筝来到田边,约上小伙伴们一起撒了欢地奔跑,快乐的笑声在田野里的青草间蔓延。在空气中肆无忌惮的飞翔的,那一刻已不再是风筝,而是期待已久的心。总有调皮的男孩子只顾欢跑,掉进田边用于浇庄稼的露天茅坑,脏兮兮回家后大人们一顿戒尺,含泪将风筝上缴,只得等候来年的三月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不管那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去追。”卡勒德·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中这样写道。我心中那只风筝从童年的青草地飞来,牵着父亲甜甜的笑容,在天空追逐纯真年代的快乐。
编辑:马一乐 责任编辑:杨美凤 核稿:汤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