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富县供水公司总经理、支部书记袁晓建的先进事迹,被《当代陕西》第二十一期党员故事栏目报道。 集团网站全文予以转载。
2013年7月份,富县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雨过程最长、暴雨日最多、间隔时间最短的持续性强降雨。7月21日夜,大雨如注,有如天河决口向下倾倒,12小时最大降水量达151.77mm,百年不遇。22日晨,富县如陷泽国。滚滚山洪卷着草木、石块、泥土涌入城内,城内积水及腰,涌涌滚滚,如同黄河奔流。贺家沟、西山等多地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崩塌声不绝于耳;大申号、柳稍湾等几个水库出现险情……大申号水库最为险峻。这个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城区群众生活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而且,下游居住着近五万居民。一旦决堤,后果可想而知。水库之所以上涨,是因为洪水暴涨,杂物堆积,赌塞了泄洪道。危急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让人用绳子拴住自己的腰部,下到深达10米处的泄洪道内,察看情况;接着,又与武警官兵一道,清除泄洪道内杂物……
他就是富县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支部书记袁晓建。
事实上,在此之前,供水有限公司就启动了抗洪救灾应急预案,成立了由袁晓建任总指挥的三个抢险突击队。大灾面前,他果断的提出了两个确保:确保大申号水库安全度汛,确保城区五万多居民的安全用水。7月21日夜,他派人连夜前往西安,购买大型排洪设备。同时,亲率突击队登上大堤,冒雨巡堤查灾,以防不测。设备购买回来后,不分昼夜地进行排洪,连续奋战六天六夜,终使洪水降到安全警戒水位。而且,也在38小时内,确保了城区的正常供水……六天六夜的紧急抢险中,袁晓建是哪里有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需要,他就冲到哪里。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些场面: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7.1米的时候,他不让年轻人下去察看情况,而是说了句:“他们还是娃娃……”第一个下到泄洪道内察看情况。当别处打来电话,报告险情的时候,他拿着手机打电话安排、指示。一个手机打的没了电,再拿一个,一直将身边人的几个手机都打的没有了电。当需要抽水泵排水的时候,他和武警官兵抬着抽水泵,摇摇晃晃、磕磕绊绊的走在大堤上……他抬抽水泵的场面,恰巧被赶到现场的电视台记者看到,拍摄了下来。所以,在后来的电视台制作的抗洪救灾抢险专题片里,就有这样的镜头:瓢泼大雨中,身穿雨衣、雨靴的袁晓建与武警官兵抬着水泵,艰难的走着。他穿着雨衣、雨靴,但这个时候,雨衣、雨靴已经失去了防雨、御寒的功能。因为雨水已经灌进了雨衣、雨靴之中。但是,他热爱家园赤诚情怀、危难关头奋不顾身的高贵风范,却永远被记录了下来。
险情基本解除,供水基本正常后,袁晓建高烧已达40度,嗓子沙哑,说不出话来。但他依然坚守在大坝上,依旧用手势指挥大家工作,觉得受不住了,吃上两颗感冒药,继续指挥。在整个抗洪过程中,他科学调度、统筹兼顾,大到大功率抽水泵、水管,小到绳索、铁耙、沙袋等抢险物资的调运,事无巨细,事事上心,保证了多个水库抢险泄洪物资的供给。
总得来说,富县这几年遇上了不好的年份。人们还没有从2013年的多雨造成的伤害中回过神来,又遇到了2015年的干旱。2015年入夏以来,富县境内基本没有降雨。天气炎热,水面蒸发量大,至8月18日富县的主要供水源大申号水库干枯,停止取水。县城居民不得不四处找水,干部职工人心慌慌。缺水,几乎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供水有限公司又一次迎难而上。袁晓建向县委、政府做出保证:9月前确保城区供水。其实,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县委、政府与县水务局在几年前就实施开辟第二水源的工程,并建成了沙西沟水库。虽然已经预知大申号水库可能断水,供水公司早就铺设了通向县城的供水管道,但到县城断水时,第二净水尚未完全竣工。为了早日为县城供水,袁晓建与施工单位协商,提出边供水、边安装的解决方案。随后,带领申建华、丁来贵等自来水公司干部职工,蹲在施工现场,与施工单位工人团结协作,一同冒酷暑、战高温,夜以继日的战斗在施工第一线,终于8月27日向城区供水,确保了县城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
但是,因为2013年的水灾,使沙西沟水库积泥沙淤积不少,极大的影响了库存量,按照城区日用水量推算,沙西沟水库存水量只能供县城使用3至4个月。所以,要长远解决县城居民用水,必须寻找备用水源。供水公司在城区用水暂时缓解后,立即组织专家论证,确定了建设方案,并于2015年10月9日全面启动了柳稍湾应急引水工程建设。10月31日,该工程全线贯通并投入使用,保障了城区居民的正常用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袁晓建不仅在大事上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心,而且在小事上也永远心怀善良。2014寒冬一天,富县北道德乡金村的几个村干部,走进了供水公司总经理袁晓建的办公室。他们是来向袁晓建求助:村民贺某的父亲突然去世,无力下葬。金村是供水公司的包扶村,袁晓建对这个村子十分了解,当然也对贺某的家庭状况有所了解。贺某一家三口,本人和母亲有病,全靠父亲一人养家。父亲一去,家中顿失顶梁之柱。所以袁晓建一听后,马上做出决定,向贺某捐款五千元。随后又带公司联村干部申建华等人,亲自前去帮忙,使贺某的父亲得以入土为安。这是他所做善事中的一件。其实,对袁晓建来说,这样的事情做了很多。2008年,公司职工郝某某家中突遭变故,袁晓建掏出自己的2000元交给她,并组织全体员工捐款资助。职工李某某、容某某、曹某某,职工家属王某某,家庭困难,袁晓建知道后,自愿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帮困对象,坚持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元,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所需。仅2008年一年,他个人向地震灾区和学校、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职工等,捐款达20000元,被政协富县委员会授予“爱心大使”的称号。
这么多年来,袁晓建用忠诚和爱心,诚恳做事,低调做人,为富县的供水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多次被陕西省水利厅、陕西省人事厅授予全省县城供水先进工作者称号,被延安市、市政府授予“全市防汛抢救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被富县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