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陜西省水務集團與南鄭縣政府就合作開發紅寺湖暨黎坪景區旅遊道路建設項目簽訂框架協議,協議內容顯示,該集團計劃在“十三五”期間投資30億元,打造出具有陜南自然山水風光特色的紅寺湖泛旅遊生態5A級景區。
近年來,陜西省水務集團按照中省關於促進水務市場化發展的思路,積極開創陜西特色的PPP項目模式。“十三五”期間,與漢中市政府在供水、水源、水電、水生態、漁業等領域和漢中各縣區開展廣泛合作,建成一批利國富民的水利工程,使之成為政府與國企合作的典範,為漢中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水動力、水保障和水支撐。
南鄭縣依山傍水,毗鄰漢中,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獨特的區位優勢。據悉,陜西水務集團還將投資15.23億元,建設青樹至黎坪段和岩房坪至廟壩段旅遊二級公路,全面提升黎坪旅遊景區道路等級和通行能力,為當地實現“一湖、兩岸、三帶、四區”發展目標夯實設施保障。(湯少林 劉彤)
紅寺湖
紅寺湖 陜西省漢中市西南25公里處的南鄭縣紅寺湖風景區是漢中境內最大的生態旅遊區,二南公路和青黃公路分別經過庫區的首尾,西漢高速公路距景區15公里,交通便捷。景區面積540多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240多萬平方米,林地面積300多萬平方米。有鴛鴦、白鷺、錦雞、魚、蝦等20余種野生動物,松、杉、楓、楠竹、茶樹、油茶等近20余種植物。紅寺湖以其山水交融、植被豐茂、珍禽棲息、鄉情濃郁的自然風光形成了水域、自然、人文三類景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遊客。
紅寺湖的人文景觀豐富多彩。相傳漢王劉邦為了成就帝業,在漢中休養生息時,常率張良、蕭何、韓信等將士在紅寺林演兵習武,操練軍事、圖謀關中;東漢未年,張魯在漢中稱王,經常活動於此,聆聽“漢山樵歌”,傳播“五斗米”教義;唐宋詩詞名家,杜甫、岑參、陸游等都曾在此留下千古傳頌的詩篇。